琉璃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琉璃的源起,至今有許多不同的傳說,從歐洲大陸、兩河流域,一直到亞洲大陸,都互有學習或貿易交流的痕跡。相傳中國在青銅器廣為流傳的商周時代,就已開始燒製早期的鉛鋇玻璃;西方在羅馬帝國時代,也發展出可以吹塑鑄造的玻璃工業。而台灣原住民族的琉璃珠歷史,並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起源,有一說是琉璃珠來自南洋與歐陸的小型貿易,族人才漸漸發展出本土的燒製方式,另一說則是琉璃是原住民祖先在族群遷徙來台前,便擁有的相對精緻工藝技術

        琉璃在不同溫度下,具備不同特性,所以工匠必須十分了解琉璃細微的質地變化。攝氏800度時,琉璃變得像麥芽糖,開始以肉眼可見的方式緩慢流動;攝氏900度時,琉璃具備可以提供吹製的空氣張力;攝氏1000度時,工匠可以自由將柔軟的琉璃牽絲型塑;攝氏1300度,琉璃已可恣意流動;攝氏1450度,則達到琉璃的沸點。

  
(圖片來源:蜻蜓雅築工作室)

 

        琉璃在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中(特別是排灣、魯凱、卑南三族),以珠飾為形式,不僅作為聘禮和寶物,也默默表現美麗配件之外的階級意義,象徵部落社會從頭目、貴族到平民的區隔,建立階級制度下權貴身分難以動搖的地位。特有的配色與珠紋,包含了族群對自然崇拜的信仰投射,歌頌祖靈、神話與部落的歷史。傳統琉璃珠依照大小型制區分為大型、小型及細小型,多為頸飾與胸飾。大型彩珠多有源自神話的特定名稱,除男珠、女珠之分,也有固定的串連次序及位置。在現代社會的交融變遷影響下,原住民族保持過去珠紋的精神,將琉璃更廣泛結合不同素材進行工藝創作、設計嶄新珠紋,除讓工藝技術傳承長遠傳統意義重獲新生,也讓更多族群對原住民文化有所欣賞、認識。

       
(圖片來源:蜻蜓雅築工作室,上列依序為孔雀、日光、蝶蛹、手腳、織工、土地、眼眸、勇士之珠)(資料參考來源:《原味色彩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