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塔文化工作室

 

        卡塔ata,由古語quata而來,表示排灣族語中的琉璃珠,也是美麗果子之意。卡塔文化工作室不同於一般原住民工坊,是由一群族群背景不完全相同的婦女組成,以部落的分享互助精神為本,將保存傳統紋飾視為己任。感情猶如親人的媽媽們,結合彼此不同的工藝專長,試圖扭轉部落手工藝品多被單向定位為「傳統文物、圖樣花紋複製品」的困境,希望創造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在地特色作品。



 

       
      由媽媽們自行開發設計與行銷包裝的「小鳥不要來」系列,靈感來自族人共享的田間回憶。小米是部落最重要的糧作之一,無論在日常飲食或祭典儀式中都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豐收季前,族人會在微風吹拂的金黃色小米田中,搖晃隨意串起的玻璃瓶和金屬罐子,錚錚鏦鏦地叮囑小鳥別來。此系列飾品初試啼聲即大獲好評,也促成了後來卡塔文化工作室以「部落職人」之姿進駐台東糖廠的契機。糖廠的舊倉庫轉型為部落手工藝創意商品展售空間,卡塔結合大型裝置藝術與其它在地工坊,讓彼此的創意相互激盪常保豐沛,也讓部落的故事,透過媽媽們精心製作的手工藝品,流傳悠遠。

    
(照片來源:台東聚落回聲)